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刘迎龙的门诊时间是周一上午,但是熟悉他的患者都知道,每天早上六点半,只要刘主任没有其它事务,他都会准时在医院病房的主任办公室出诊。
2010年3月之前,刘迎龙在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做了20多年小儿心脏中心主任,在那个时候,他就有早起到医院为病人看病的习惯。来到安贞医院之后,他的这个习惯得到了医院的大力支持,每天早上六点多,只要他来医院出诊,他的办公室门口都挤满了看病的人。
刘迎龙主任把自己每天一大早为病人看病的行为,称作是“小儿心脏中心绿色通道”,如果早上他在办公室出诊,就会提前在门口贴出打印好的号码,看病的患者自助按顺序撕取,通常他会贴出40个号码,通常都能满足当天患者的看病需求。
早上六点半来看病是先看病后交费挂号的,刘迎龙主任的特需号是320元,网上挂号还得120元,但早上这段时间来找他看病的,他开的都是普通专家号,只需要14元,患者看完病后如果要入院手术,在进行检查缴费时补缴一下。刘主任说:“来看病的大多都是农民,没有钱,通常都告诉他们早上来走绿色通道,缴检查费时补个14块的专家号就行了。”
刘迎龙主任看病时并不清场,虽然要求按序排队就医,但是他的办公室里总是挤满了患者,有时候患者都挤到了他的背后,他也并不着急,只是让病人站到前面去,并开玩笑的说:“现在医患关系那么紧张,经常有打医生杀医生的,你们别在背后给我一刀了。”
在刘迎龙主任办公室的门口贴着一张海报,上面详细介绍了如何用手机在网上和刘主任交流。一个孩子的病现在再治疗已经有些晚了,刘迎龙问家长怎么才来看,家长说以前来过,但没找到你。刘应龙说:“都说看病难,其实并不难,是看病的水平低,我每天都在网上跟病人交流,打开手机就能找到我。”
然后他让那位家长把手机拿出来,教他怎么在网上找他咨询,并且特别嘱咐:“这个电话咨询150元一次,你别点,有三次免费的,三次后你重新再扫一扫,又可以免费三次。”
来找刘迎龙主任看病的95%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,很多都是当地医生看不了,告诉他们到北京找刘迎龙看,所以刘主任的患者大多都是非常疑难的病例。这些家长们带着孩子来到北京,希望能够找到希望,但刘主任从来都不把话说的太满,他会耐心的给患者解释病情,告诉家长们做手术的必要性、风险性以及如果不做会怎样,但最终是否做还是让家长做主。
一个家长显得很没有主见,对刘迎龙说:“我听刘主任的,刘主任说做我们就做。”
刘迎龙说:“这不行,你得自己拿主意,还得写手术申请书,你们这个比较疑难,写了申请书我们还得在一起讨论能不能做,大家都不同意我也没办法,如果我强制命令必须做,手术成功还好,如果手术失败,能有个两三次,我这个主任就得辞职。”
家长们忧心忡忡的带着孩子来看病,刘应龙在解释病情的时候,还不忘活跃气氛,在医患冲突频发的当下,医患矛盾是刘主任最常用的活跃气氛方式。轮到一位家长看病了,还没坐下来他就说:“刘主任,我们就是冲着您来的。”刘主任笑着说:“这么会说话啊,哪里的人啊?”家长说:“沧州的。”刘主任说:“沧州的啊,武术之乡,把病看好了都高兴,看不好可别动武啊。”一屋子的人都笑了。
看到将近八点,30多位病人都看完了,这时候其它医生也都来上班了,刘主任召集医生们去开病例讨论会,开完病例讨论会又去病房召集所有医生开会。开完会回到办公室,又有病人在门口等着了,刘应龙主任耐心的跟他们解释完后去出上午的门诊。
对于自己的好脾气,刘应龙说自己一直都这样,不过这也让他有些无奈,“对病人态度太好了吧,他们问起来总是没完没了,所以有时候还得适当的严厉一点。”
周一上午的门诊和早晨的差不多,病人还是那么多,门诊室里也挤满了病人,他一直看到午后一点半才结束,回到办公室吃午饭时,刚到办公室就发现门口又有好几位家属在等着,看到他过来立刻围了上去,他说:“你们再等等吧,有什么事等我吃完饭再说。”
作者:田栋梁